作为一名长期从事DNA亲子鉴定工作的专业人士,我见过各种亲子鉴定结果对一个家庭、一个人的情感和心理产生的深刻影响。特别是当亲子鉴定的结果显示“非亲生”时,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一种复杂的情绪波动。这种感受因人而异,但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,我也会结合一些真实案例来分享可能的感受。
震惊与无法接受
这种情绪是最常见的,特别是如果当事人坚信自己与孩子有血缘关系,结果却出乎意料。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怀疑鉴定结果的准确性,甚至会提出重新鉴定。
案例分享:
有一位中年男子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来到鉴定中心,他只是为了办理孩子上户口证明,需要提交司法亲子鉴定报告。他对亲子关系根本没有任何怀疑。等结果出来时,他看到"非亲生"的结论,整个人愣在原地,嘴里反复念叨:“不可能,不可能……”最后他强烈要求我们重新提取DNA样本并检测。这种无法接受的状态持续了很久,直到多次复核的结果仍然一致,他才逐渐意识到结果的真实性。
愤怒与质问
当“非亲生”的结果出来后,很多人会将愤怒迁移到另一方(通常是伴侣),甚至会直接指责对方“不忠”或“欺骗”。这种愤怒很容易引发冲突,甚至是关系的破裂。
案例分享:
有一对夫妻,因为婚内感情危机,丈夫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,于是要求做亲子鉴定。结果出来后,果然显示孩子并非亲生。他情绪失控,当场质问妻子:“你干了什么?你是想骗我一辈子吗?”妻子则一言不发,后来在场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劝他们冷静下来。事后得知,两人最终选择了离婚,但孩子依旧被这段风波深深伤害。
伤心与自责
特别是对于那些真心对待孩子的当事人来说,得知自己不是“亲生父亲”后,心情往往会变得非常复杂。他们可能会想:“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,才导致伴侣对感情不忠?”或者“这段关系还有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?”
案例分享:
有一名男子做了隐私亲子鉴定,本来他只是怀疑,结果显示孩子确实不是亲生。这个结果让他非常伤心,他告诉我:“这个孩子是我从小带到大的,我天天接送他上下学,他的每个生日我都陪着……”在知道结果后,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矛盾中,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把这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继续爱下去。后来,他仍然选择抚养孩子,因为他觉得父爱与亲子鉴定的结果无关。
冷静与理性接受
当然,也有一些人对结果表现出相对冷静的态度,他们的反应是:“虽然结果显示非亲生,但生活还要继续。”这种情况常见于那些已经经历了长期心理准备,或对亲子关系并不完全依赖血缘的人。
案例分享:
一位离婚的女士带着孩子来到鉴定中心,因为前夫要求确认孩子是否是他的。结果显示孩子并非前夫的亲生孩子,但女士显得非常冷静,甚至向我们表示感谢:“结果我知道了,接下来我会自己处理。”在后续沟通中得知,她之所以冷静,是因为她早就承认了自己的失误,而亲子鉴定只是一个既定事实的确认。
对孩子的复杂情感
亲子鉴定的结果往往不仅影响成人之间的关系,还可能影响当事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。有些人会因为孩子“非亲生”而对孩子疏远,甚至选择停止负担抚养责任;但也有许多人依然会选择抚养孩子,因为他们觉得抚养多年的感情已超越了血缘。
案例分享:
一位男性在确认孩子非亲生后,其实内心充满了矛盾。他对妻子非常愤怒,但却对孩子没有任何恨意,因为孩子也是无辜的。他对我们说:“不管是不是亲生,我陪他长大了,他认我这个爸爸,我也认他这个儿子。”最后他与妻子离婚,但依然选择对孩子尽到抚养义务。
“非亲生”结果的心理影响
1. 对夫妻关系的冲击
大多数情况下,“非亲生”的结果会导致夫妻之间的信任彻底破裂,尤其是在婚姻已经处于危机状态时。
2. 对孩子的成长影响
孩子一旦知晓此事,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归属感产生怀疑,甚至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心理阴影。
3. 对家庭结构的变化
鉴定结果可能引发离婚、分居等后果,同时也会影响父母之间的抚养权责任划分。
如果结果是“非亲生”,该怎么办?
面对这样的结果,最重要的是冷静,理性处理相关问题。以下是一些建议:
1. 确认结果
如果结果对生活意义重大,比如会影响婚姻或孩子成长,建议选择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进行复核,确保结果的准确性。
2. 理性沟通
鉴定结果出来后,尽量避免情绪失控,试着与伴侣冷静沟通,了解事实真相。
3. 寻求心理支持
亲子鉴定的结果可能引发心理创伤,建议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处理内心的矛盾和情绪。
4. 作出理性决定
确认结果后,决定是否继续婚姻关系、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及是否承担抚养责任等问题,做出理性决定。
亲子鉴定结果显示“非亲生”是一件让人震撼的事情,但这并不是终点。事实的确可能改变一些家庭的选择,但也能够帮助人们更真实地面对生活。无论结果如何,冷静与理性应是每个人应对的问题。倘若您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惑或需要了解更多,欢迎随时咨询我。
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所启发!
有问题请留言